当前位置: > 论文中心 > 医学论文 >

从数据挖掘探析四逆汤加减运用规律(2)

时间:2014-11-18 14:34 点击:
功效药物及出现次数种类总次数补气药人参81、党参66、白术60、黄芪46、大枣21、山药5、太子参3、白扁豆2、人参叶1、刺五加1、西洋参113287温里药肉桂73、细辛40、吴茱萸15、丁香10、花椒6、小茴香4、胡椒3、制川乌3

  功效药物及出现次数种类总次数补气药人参81、党参66、白术60、黄芪46、大枣21、山药5、太子参3、白扁豆2、人参叶1、刺五加1、西洋参113287温里药肉桂73、细辛40、吴茱萸15、丁香10、花椒6、小茴香4、胡椒3、制川乌3、荜茇2、高良姜1、制草乌19154解表药桂枝45、葱白28、麻黄22、生姜21、柴胡6、葛根5、防风4、蝉蜕4、荆芥3、升麻3、菊花2、香薷1、羌活1、牛蒡子1、白芷115147利水

  渗湿药茯苓91、茵陈9、薏苡仁9、泽泻5、猪苓4、车前子3、灯心草2、通草1、地肤子1、赤小豆110126补血

  养阴药当归34、白芍32、山茱萸11、麦冬11、熟地黄7、枸杞子3、龟板2、何首乌1、女贞子1、南沙参1、龙眼肉1、北沙参1、阿胶113106表3常用加药统计表

  药名次数药名次数药名次数药名次数茯苓91半夏36五味子19丁香10人参81白芍34砂仁17茵陈9肉桂73当归32牡蛎16薏苡仁9党参66葱白28龙骨16桔梗9白术60麻黄22吴茱萸15厚朴9黄芪46生姜21陈皮14大黄9桂枝45丹参21山茱萸11灶心土8细辛40大枣21麦冬11薤白8表4四逆汤原方加药按性别划分列表

  性别男性别女药物计数(次)所占比例药物计数(次)所占比例茯苓507.0%茯苓366.6人参425.9%人参315.7肉桂425.9%肉桂305.5党参395.5%党参234.2白术365.1%白术224.0黄芪253.5%桂枝224.0半夏223.1%黄芪203.7桂枝202.8%当归193.5细辛182.5%细辛193.5葱白152.1%白芍162.94讨论

  表1显示:生附片众数10 g,制附片众数30 g,四逆汤为温阳散寒、回阳救逆的方子,主治阳气亏虚、寒邪直中三阴所导致的疾病。此类疾病病情严重,当辩证准确之时,应大胆用药,万不可顾虑重重、药量过小,错失疾病的最佳治疗时机,使病情进一步恶化。表2显示:四逆汤加药按其功效出现次数居于前5位的依次是补气药、温里药、解表药、利水渗湿药、补血养阴药。机体阳气亏虚,邪气方可直中三阴,故以补气为先;寒邪直中于里,停留体内,人体阳气运行失常,故用温里药,祛除体内寒邪;阳气不足、卫外不固,机体易于感受外邪,停留肌表,因此时常加解表药,驱邪外出;阳气不足,不能运化水液,水液代谢失常、停聚体内,故加用利水渗湿药,使体内失常的水液排出体外,恢复正常的水液代谢,同时水湿之邪阻滞体内阳气的生成、运行,湿邪排出有利于阳气的恢复。阴阳互根互用“无阳则阴无以生,无阴则阳无以化”,阳气不足,则阴血生化不足,易于出现阴阳两虚,补阴养血之药的加入一方面制约补气药过于温燥,另一方面为阳气的生化提供资源,达到机体阴阳的平衡。所有医案中总共加药207种,共出现1447次,平均每味药物出现7次,所以出现次数超过7次的药物为常用加药,共32味。四逆汤常用的加药种类中,补气健脾药占了很大比重,其次是辛温类药物。脾胃乃后天之本、气血生化之源,人体机能正常,有赖于后天益养先天,机体阳气不足,脾胃运化失常,故健脾养胃、使气血生化有源。由表4可以看出男女加药及比例总体差别不大,男性加药中半夏和葱白使用次数较多,女性当归和白芍使用次数偏多。“男人以气为本,女人以血为本”女性由于经带胎产,容易出现阴血亏虚,加之阳气不足、生化乏源,故在阳气不足之时亦应当顾护阴液、防止辛燥之品损伤阴血。

  四逆汤经过两千多年的临床运用,通过大量的临床案例及实验研究证明其有确切的疗效。我们应当按照辨证论治的精神,对其进行适当的加味。找到本方的最佳剂量及配比关系、最合适的加减药物,使本方使用更加安全高效,充分发挥其强大的作用,来更好地为人类健康服务。

  参考文献:

  [1]中国医籍提要编写组.中国医籍提要[M].吉林: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,1987:7.

  [2]裘沛然.中国医籍大辞典[M].上海: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,2002:1310-1453.

  [3]成都中医学院图书馆.成都中医学院馆藏目录(1956-1986)[M].成都:成都中医学院出版社,1990.

  [4]中华医典[M/CD]湖南:湖南电子音像出版社,2001.

   论文榜(www.zglwb.com),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、投稿辅导的网站。
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,寻求投稿辅导代理,快速投稿辅导,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:省级投稿辅导/国家级投稿辅导/核心期刊投稿辅导//职称投稿辅导。


栏目列表
联系方式
推荐内容
 
QQ在线咨询
投稿辅导热线:
189-6119-6312
微信号咨询:
18961196312